
亲爱的朋友们,大家好!
我是张海翔!
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:
在一次讨论会上,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,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。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,他问:“谁要这20美元?”
一只只手举了起来。
他接着说:“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,但在这之前,请准许我做一件事。”
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,然后问:“谁还要?”
仍有人举起手来。
他又说:“那么,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?”
他把钞票扔到地上,又踏上一只脚,并且用脚碾它。
尔后他拾起钞票,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。
“现在谁还要?”
还是有人举起手来。
故事到这里,你发现了什么?是的,亲爱的朋友们,无论你如何对待那张钞票,你们还是想要它,因为它并没贬值,它依旧值20美元。犹如学习力,无论岁月摧残或是时间变迁,它最终并没有因此而贬值!所以说,学习是一辈子的事!
人生路上,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、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。我们觉得学习似乎是一文不值。但无论发生什么,或将要发生什么,在上帝的眼中,学习永远不会丧失价值。
在我们的培训中,有一些朋友想学习说话方面的技巧与知识,说话怎样才有水平?如何让自己讲话提高档次?下面分享几点讲话技巧,希望能帮助大家:
第一,描述事情要具体。事情说得越具体,讲话会越生动。比如你与其简单地说有一辆车,不如说有一辆加长版的土黄色奥拓,准确的描述会让听众有画面感。同理,当你在提到某人的时候,如果不说清姓甚名谁,来自何方,会显得力度不够,效果要逊色许多。具体准确的描述容易让人更信任你,也容易让你表达的内容有镜头感,易于将听者带入情境中。
很多时候具体准确的描述是一种好的铺垫,能自然又略带悬念地引出核心意思。而说话缺乏控制感的人,往往忽略这一点,总是急于表达核心意思,缺少铺垫。这不好,直奔主题往往显得唐突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可以向乔布斯学习,他对演讲过程的控制力,以及形象的比喻,都准确地诠释了这一准则。
第二,讲话要有逻辑,才能说得清楚。讲话的核心逻辑是一次讲话只能有一个主题,不要担心是否单薄,一次讲话能讲清楚一个论点就很不错了。即便有点偏差也不要担心,求全责备才是最容易失败的。
第三,讲话的深刻程度取决于知识。知识源于何处?阅读、学习或者报读课程。如果你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自己的知识储备问题,又想让讲话显得不肤浅,少使用“因为”、“所以”,这有讽刺听者智商之嫌不说,也容易让你的表达显得幼稚。
第四,讲话的成败与你是否会制造气氛息息相关。有专家统计过,当众讲话的成功,50%取决于内容,50%取决于激情。凡是在美国公司待过的人,一定能深刻理解这一点:一个领导要想秀出强烈的个人魅力,就得靠演讲。只要这厮能喊出“改变”或“是的,我能”之类充满让人赴汤蹈火的感召力的口号,那他就会被认为是一个领袖型的管理者。
讲话如果有幽默感,当然也能制造气氛,不过这得看天赋。在介绍自己名字时,可以这么说:“我叫张海翔,张灯结彩的张,海阔天高的海,高飞远翔的翔”,本来很普通的名字,这样一说就如雷贯耳,现场气氛会瞬间升温。
第五,讲话的说服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说话的方式,包括声音、表情和身体语言。骨架大、声线雄浑的人会更容易让人信服,麻秆型、声线干细的人的可信度就低一点。讲话时的手势也有讲究,肩部发力会比较有力,肋部发力则有亲民范儿。打手势要注意幅度,不要让动作喧宾夺主!
?
?
?
?